
前两天,写了关于董袭莹的两篇文章。
协和“4+4”博士董袭莹的家庭,真不该给她如此规划!
董袭莹事件折射出的“资源诅咒”:找到孩子适合的方向,比有资源更重要!
我看到,人们对于此事的态度,有的是蛮悲观的,仿佛认为好工作都已经被某些人垄断了,与自己无缘了。
比如下方的几个评论:


偶然间,又搜到知乎上一个问题:“中国的阶层固化有多严重”,其中的题主说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农村孩子进入名校的越来越少,也很难去国外留学。

中国的阶层固化有多严重?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0850
这也正是董袭莹事件中反映出的一个面: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可以不用在国内卷高考,而是可以“出口转内销”,在国外上了高中和大学,再回到国内上个“4+4”项目,就拿到博士进入三甲医院工作。
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振作起来,从正面来想想问题。昨晚我在讲“生涯规划具体方法”的直播中,就讲到了,什么是好工作?其实就是让人感到幸福的工作,就是一个人能够乐此不疲干下去的工作。比如小野二郎先生的工作,就是做寿司,从20多岁一直到90多岁,他一直都在做寿司,而且不想放假,不想退休。因为他喜欢,很享受。

其实,每个人是不是都可以通过规划,找到这样的工作?
比如下面这个小伙子,高中辍学,因为喜欢做烘焙,自己去参加了培训,然后在23岁的时候就实现了营收3个亿。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他认为上学是为了找到自己适合的事情,如果已经找到,又为什么要等毕业以后呢?

是的,他就是靠找到自己喜欢而适合的事情,不但实现了就业,而且还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那么,这应该算是改变命运吧?甚至,这也是一种阶层跃迁吧!因此,真不要认为“好工作”都被那些条件好的家庭占据了,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到属于自己的好工作的。我昨晚的直播里,还说到,行行出状元,只要你有热爱,能把工作干好,就会有你的成就,你也可以享受这样的工作,这样的人生。

何必非要去争取那些你可望不可即可能也不合适的工作呢?比如,我在前面两篇文章里,也说到了,董袭莹所做的工作,看似是让人羡慕的,但实际上她自己并不喜欢,也不适合,结果就闹得皆大不欢喜。所以,这也没什么好羡慕的,不是么?
当然,可能还是有人会说,他们占据了很多资源和机会,让真正想去做那些工作的人失去了可能。这一点,可能的确暂时无解,我只能说咱们如果改变不了这个情况,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改变吧。比如,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在昨晚的直播里也提到,家长的规划意识很重要,可以通过对孩子的规划,来改变孩子的命运的。比如说,家长可以多下功夫,帮孩子看到未来,做好规划,做对选择,包括志愿填报和就业以及城市的选择,那就是在帮助孩子改变命运了。

而且,如果能提前研究孩子的未来规划,做好孩子的志愿填报选择,就相当于帮助孩子多考了几十分,甚至比起多考了几十分的孩子将来发展还更好,这不就是让孩子实现逆袭了吗?
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个知乎的问题,下面就有一个农村大学生的回答,大家看看,可以说由于农村学生之前成长环境的不同,欠缺了很多见识和锻炼,后来进了大学,又缺乏父母的指导,就可能不会安排大学生活,在迷茫无助中错过很多机会。

但是,如果意识到这些情况,主动去改变,还是有可能实现很大变化的。
比如下面这位同学,知道自己跟大城市的同学有很多差距,也知道命运的改变不能只靠一代人就追上别人,就“默默地计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安排自己的未来”,后来就去了海外定居,改变了家族和后代的命运。


可见,通过规划,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的。
所以,我现在就在大力推广生涯规划开展生涯教育,希望让更多家长形成生涯规划的意识,进而改变孩子和家庭的命运。
真的,很多家庭,只需要多一些信息,多一些理念,就可以改变命运。

另外,如果大家想要学习志愿填报的专业方法,我在本月会开线上和线下(成都)的培训课,时间定在:线下班是5月15-16日,线上班是5月19-30日。
下面是我在直播时讲到的一些内容,供大家参考:
如果你想学习生涯规划、咨询相关问题,有以下四种方式可以与我链接:1、直播: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我的视频号“任炜老师”,预约我的直播(如果显示过期,也可点击预约最新直播),在我直播时可提问咨询;2、加群: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本公众号,在后台回复“加群”,按对应身份加入“任炜老师生涯支持群”,将每天收到生涯规划相关资讯;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随时可向我提问咨询(均为本人亲自回答),还可获取生涯规划、志愿填报的干货资料。2025年最新培训安排:家长如何真正学会新高考志愿填报?高报老师如何快速提升报考技能?
其他需要,可扫码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