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视频号,预约最新直播
更多精选文章,可见文末说明↓↓↓


这段时间,为了帮助大家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写作了一系列介绍高校招生录取过程的文章,参见:
考生从报志愿到被录取,是怎样的过程?要小心什么?
什么情况会被退档?高校退档的30种原因!
报考调档比例超过100%的学校,有可能会被退档吗?一文讲清“调档比例”
高校按什么方式录取学生?什么是顺序志愿?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有什么规则和陷阱?
什么是模拟投档?有什么作用?
高校录取考生时是如何分配专业的?什么是“分数优先”、“志愿优先”和“专业极差”?
如何获取高校的录取数据?如何参考利用数据?
高考志愿填报的六大常见误区:你以为的,不一定是你以为的!
填报高考志愿,必须服从调剂吗?
高考志愿填报,应该“冲稳保”吗?
什么是“批次线”和“特控线”?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高校的招生章程里有什么?为什么报志愿前必看?
这次再来讲解一个高考志愿填报中的知识点:什么是高校招生计划?为什么要关心高校招生计划?

1
高校招生计划相关规定

每一年,高考考生报考志愿时,都需要参考各高校的招生计划,来填报当年的高考志愿。
比如,下方就是刊印在四川省《招生考试报》上的2024年部分高校招生计划,我们可以看到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在四川省理科本一批次投放的部分专业招生计划(未完全展示)。

根据这些信息,考生才能知道,如果报考这些学校,可以选择其什么专业,以及有多少名额机会。
那么,高校招生计划,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使用的呢?
一般来说,高校招生计划,是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培养要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编制的。

2025年2月17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的附件《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就对高校招生计划的产生和使用,以及录取过程,做出了如下说明:
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校,根据教育部汇总公布的年度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在所属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内,按有关计划管理工作要求以及招生章程确定的招生计划分配原则和办法,编制、调整、执行本校的分省(区、市)分专业招生计划(即招生来源计划)。

高校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人才需求的分析、预测,结合自身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区、市)的生源情况,做好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自主、科学、合理地安排招生来源计划。高校对本校编制的来源计划负责,相关说明内容应简明扼要,且与国家招生政策规定、学校招生章程保持一致。

安排跨省(区、市)招生的本科高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可以预留少量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预留计划不得超过本校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凡有预留计划的高校,须将预留计划数报其主管部门审核。同时,高校须将预留计划数及其使用原则等向社会公开。

高校按教育部有关计划编制原则和要求编制本校的招生来源计划后,应当按时报送其主管部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核、汇总本省(区、市)所属高校编制的招生来源计划,并按时报送教育部。省(区、市)属高校拟安排的跨省招生计划,应由高校所隶属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一与有关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安排。

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负责审核、汇总本部门(单位)所属高校编制的招生来源计划,并按时报送教育部。

教育部负责汇总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及教育部直属各高校报送的招生来源计划,并统一分送各有关省级招办。

各省级招办依据教育部分送的招生来源计划,与各有关高校核对分专业计划及其说明,并负责及时、规范、准确、统一地向社会公布经高校核对的有关招生计划信息。

除按有关规定允许不做分省计划的招生类型外,各高校招生来源计划均须经教育部汇总分送,由各省级招办负责向社会公布,未经教育部分送和有关省级招办公布的计划一律不得安排招生。

高校及其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调整计划使用的管理和监督。高校应集体研究决定本校调整计划的使用原则,调整计划应安排在生源人数多、质量好的省(区、市)使用。

高校调整计划应在有关省份录取批次投档前投放,并由省级招办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按照调整后的计划数、考生志愿及分数进行投档。

高校招生来源计划调整必须在其招生规模内,征得有关省级招办和高校主管部门的同意。高校未完成的招生来源计划,须在生源所在地公开征集志愿录取。

省级招办应向社会公布投档规则,在投档前向各有关高校提供生源分布情况。高校要根据在生源省(区、市)的招生计划数,结合生源分布情况,与省级招办协商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要求。

省级招办按投档规则和高校的调档要求向高校投放考生电子档案。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根据模拟投档情况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并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节选自教育部《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2
招生计划的使用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1、高校的招生,不是想招多少就招多少,不是想招什么专业就招什么专业,而是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教育部审核通过,才能发布并招生,否则是无法安排招生的;

2、高校可以预留不超过1%的本科招生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同时须将预留计划数报主管部门审核,也不是想留多少就留多少的;

3、如果调整招生计划,须在有关省份投档前调整,而不能任意时间调整;

4、高校在接受投档前,可以按超过100%的比例调阅学生档案,然后通过模拟投档调整招生计划,但要“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

5、高校的招生计划若未完成录取,可在生源地公开征集志愿录取;

那么,这里就解释了我之前文章中给大家讲到的几个知识点:

1、高校的提档比例可能超过100%,但不必担心会因为超额而被退档,因为高校还有预留计划可以追加来录取超额的学生,学生只要符合录取条件,是不能被高校退档的;

参见:报考调档比例超过100%的学校,有可能会被退档吗?一文讲清“调档比例”

2、为什么要有模拟投档?其实是需要让高校在这个过程中调整招生计划的。

参见:什么是模拟投档?有什么作用?

3、上述教育部规定中的一些内容,包括提档比例、招生计划预留等,都在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有体现,而高校招生章程中的这些内容,也是来自教育部的规定的。

参见:高校的招生章程里有什么?为什么报志愿前必看?

同时,也说明了,高校确定的招生计划设置是很慎重的,所以在使用招生计划招生时,会有各种制度来约束,避免不规范使用,也为了保证高校招生录取的公平性。

同时,高校的招生计划也是很宝贵的,要尽可能用完,而不可造成浪费,所以,会有超额提档和征集计划来保障招生计划的完全使用。


3
招生计划的公布

那么,高校当年的招生计划什么时候会公布呢?通常在5月至6月中下旬,高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站上,各省招生考试院也会在其网站上,和主办的杂志、报刊上向社会公布。招生计划的形成和发布具体过程如下:
‌教育部发布政策:教育部会在10月到12月期间发布年度高考招生政策框架,明确招生规模、特殊类型招生(如强基计划、专项计划)等方向,为各高校制定计划提供依据‌。
‌各省考试院发布本省安排‌:各省教育考试院会在3月到4月期间在官网公布本省的高考日程、招生批次设置等信息,并汇总省内高校的初步招生计划‌。
‌高校官网公布详细计划‌:各大学会在高考前后陆续通过官网、招生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分省分专业的招生计划,包括招生人数、选科要求、学费标准等细节‌。
此外,特殊类型招生计划如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通常在高考前的半年内简章,需要留意目标院校的官方通知‌。

4
招生计划变化的影响

为什么要关心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对志愿填报有什么影响?
高考招生计划是考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我们需要了解各高校在本省的招生人数、专业设置、录取批次等信息,才能更好地规划志愿填报的方向,精准选择学校和专业,并提高录取概率。
此外,从招生计划中,可以了解高校专业布局,包括一些专业的多招、减招、停招,也可以看出高校办学方向上的调整。
而在进行志愿填报时,需要重点关注高校招生计划的变化,对于变化较大的院校和专业,就要小心其录取结果的变化。
当某校或专业的招生计划相比去年有较大缩减时,很可能今年的录取分数位次就会比去年更高;反之,则有可能会更低。
假设某校的某个专业,去年的招生计划是100人,其录取结果就是在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中的前100名的成绩,而今年这个专业的招生计划变为50人,也就只会录取报考这个专业的前50名考生了,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专业自然也就容易涨分呢?
讲一个实际案例为证吧。
我在2024年曾经给一名湖北省历史类考生进行报考指导,我们规划的专业方向是法学,比较看好一个学校:山西大学。
以她当时的成绩和山西大学2023年法学专业的录取位次6258名,应该是可以顺利录取的。

但是,当时我发现,山西大学2024年在湖北省历史类的招生计划缩减了很多,法学专业更是从2023年的15名,直接降到了2024年的1名。
所以,我当时就跟这个孩子说,这个学校咱们报考的话,就只能是冲了,录取概率不大。

果然,2024年山西大学的法学专业位次直接上涨了2000名,变为4232名了。

从下面的两年录取结果对比,就可以直接看出明显的变化。

(以上截图均来自掌上志愿系统)
最终,她就没有被山西大学录取,而通过我们的合理填报,进入了另一所双一流大学的法学专业。
因此,我们要注意高校招生计划的变化,如果一个高校的整体招生计划,或某个专业的招生计划,出现了较大缩减,在报考的时候就要小心,很可能你认为稳上的,实际上却会有被调剂到别的专业或者录取不上的风险。
去年安徽的一名639分考生,就是以为自己报考的学校能够稳上,没想到人家最后涨分了,而他又没有报考别的学校,就造成了滑档。

这种录取结果变动,尽管不一定是由于学校招生计划变化导致的,但如果懂得分析招生计划的影响,也就知道不能想当然地以为高校的录取结果不会变化,自然就会做好保底,而避免滑档的命运。
反过来,如果一个学校和专业大幅扩大了招生计划,其录取位次就有可能会下降,就增加了我们的录取机会,也给我们带来了冲击去年更高分学校和专业的可能。
比如,我在2020年的时候给一名四川文科考生报考时,就注意到两所四川高校的录取位次变化。
成都中医药大学,2020年的招生计划是738人,比2019年的314人,增加了424人,不出所料,其录取位次就会自然下降。
实际上,它也的确从2019年的9469名,下降到了2020年的16873名。

同时,大家还可以注意到,成都理工大学的招生计划从2019年的699人,缩减为2020年的323人,其录取位次也从之前的10728名,上涨到了9370名。
可见,关注高校招生计划的变化,对于我们的报考是很重要的。
另外,我们还要关注同一科类整体招生计划的变化,如果变动较大,也可能对同科类整体录取结果造成一定的波动,道理同上。
还有,也需要注意去年没有招生而今年新增的招生院校和专业,往往有可能因为缺乏去年的录取数据,关注的人较少,在今年的报考中就可能会分数相对低一些。
报考这类院校和专业,也可以增加录取几率,对于一些分数不高尤其是在批次线边缘的同学来说,这更是争取在本批次被录取的重要机会。
P.S.如果大家想要学习志愿填报的专业方法,我在下月会开线上和线下(成都)的培训课,时间定在:线下班是5月15-16日,线上班是5月19-30日。
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了解一下:家长如何真正学会新高考志愿填报?高报老师如何快速提升报考技能?


下面是我在直播时讲到的一些内容,供大家参考:

如果你想学习生涯规划、咨询相关问题,有以下四种方式可以与我链接
1、直播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我的视频号“任炜老师”,预约我的直播(如果显示过期,也可点击预约最新直播)在我直播时可提问咨询
2、加群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本公众号,在后台回复“加群”,按对应身份加入“任炜老师生涯支持群”,将每天收到生涯规划相关资讯;
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随时可向我提问咨询(均为本人亲自回答),还可获取生涯规划、志愿填报的干货资料。
添加任炜老师微信


4、培训我将长期开设生涯规划与志愿填报培训,家长和从业老师皆可报名,参见文章说明:高考录取结果不理想,怎么办?之前需要怎么做,才能避免?
2025年最新培训安排:家长如何真正学会新高考志愿填报?高报老师如何快速提升报考技能?


其他需要,可扫码查看:



关注本公众号之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发送以下关键词,可收到相关文章:
1.高一选科:“选科
2.高中规划:“高中
3.成绩提升:“提分
4.专业选择:“专业
5.综合评价:“综评
6.志愿填报:“报考
7.文科出路:“文科
8.低分出路:“低分
9.就业形势:“就业
10.考研形势:“考研
11.就业准备:“准备
12.生涯教育:“
13.心理调适:“心理
14.励志故事:“努力
15.幸福秘诀:“幸福
16.学习规划:“学习
17.高考减压:“减压
18.录取分析:“录取
19.是否复读:“复读
20.大学规划:“大学
21.我的大一日记:“大一
22.新高考报志愿:“新高考
23.高分滑档案例:“655
24.四川新高考专辑:“四川
25.新高考报考培训:“报考培训
志愿填报文章合集:合集
升学规划免费课程:“课程
操作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点击蓝字“任炜老师”,在下方图示界面中,点击“发消息”,填写关键词发送,即可收到相关文章。

如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在我的公众号后台输入关键词搜索,会出现很多相关文章。

见本文中的说明:高考志愿填报文章合集(二):案例教学与报考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