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段时间,为了帮助大家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写作了一系列介绍高校招生录取过程的文章,参见:目前,39所有资格开展强基计划招生的985大学,除了吉林大学,都已经发布了招生简章。最近,就可以见到网上很多讲强基计划的内容,包括许多相关解读,很多机构老师也在号召大家报名,为的是“低分高就”。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就容易内心“蠢蠢欲动”,开始纠结,到底报哪一所呢?在这个时候,为了让大家避免浪费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能量消耗,我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看看你是不是适合给孩子报名强基计划吧。前两年的强基计划全国报名人数都在90万左右,而总的招生人数则是在6000左右。

(图片来自网络) 算一算,这个报录比是多大呢?相当于是150人之中录取1人。就算排除掉其中有不少是“凑热闹”的,并不具备实力,只是跟风报名的学生,但其余的主要还是一些自认为符合条件甚至志在必得的高分学生,与他们竞争,可以说是“神仙打架”,你认为你的成功率如何呢?再从各学校和各省招生人数来看,平均下来,各学校招生人数不到200人,各省招生人数平均也就200人左右,多则三四百人,少则一两百人。比如山东省和四川省,招生人数算比较多的了。据网上统计:清北共招收58人
华东五校共招收64人
山东大学招收17人,中国海洋大学招收5人
清北共招收50人
华东五校共招收60人
四川大学招收50人
清北共招收37人
华东五校共招收53人
南开大学招收13人,华中科技大学招收12人
想想看,你的孩子是这样的孩子吗?愿意走这样一条路吗?的确,国家对于入选强基计划的学生,给予了非常优越的培养条件,简单来说,就是要让这些学生直接上到博士的。这个过程,是需要有科研成果,也会有考核的,如果不合格,还是会被中途分流。很多家长和学生,关心的是选择强基计划好不好就业,只是想的能够就业就行。其实,如果真是符合强基计划的要求,真的为了最终能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怎么会愁没有工作呢?只是,就要看你能不能走下来这条路,是不是这块料了!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去做科研的,让有的孩子去做科研,他就会很痛苦,也难以出成果。所以我常常在讲座和文章里提到,要选择适合孩子的专业方向和职业方向。看看这一点,从职业兴趣上来说,你的孩子是哪一类呢?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很多时候关于强基计划的介绍中,都有这样几句话:这也是强基计划自第一年开始招生时就提到的选才宗旨。而很多人,只是把强基计划当作是低分上名校的机会,或者是在考虑参与强基计划好不好就业,就没考虑孩子是怎样的特点,是不是具备这几个特点,那就真是“误入歧途”了!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的,有志于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科研,成为投身关键领域的紧缺人才,那就鼓励他去报名强基计划吧,否则,还是别凑热闹了,也无需纠结了。另外,这样的孩子,也是需要提前去培养并进行准备的。不是说,到现在高三了,各大学校都发布简章了,听到别人介绍了,才开始考虑要不要报名强基计划。你需要提前知道,你的志向是什么?强基计划招收怎样的专业?什么专业和学校是你的目标?要经历怎样的选拔?需要达到怎样的条件?要进行怎样的准备?当面对学校面试官时问你为什么报名时,你要怎么回答?……当这些问题你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再来报名强基计划,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根本不需要纠结。这个道理,就是我之前讲生涯规划时,一直提到的以终为始原则。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如果想让孩子走这条路,也是需要提前培养的。比如,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给他机会,去接触相关领域和专业知识,让他产生兴趣,立下志向,进而开始积极准备,学习相关知识。到了高中期间,再对于强基计划的选拔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总之,报名强基计划这件事,不是临时起意然后一蹴而就的,需要从长计议然后有的放矢。如果你知道了,孩子不适合这条路,那就让孩子安心准备高考,家长也好好研究一下孩子的生涯规划和志愿填报,最终通过志愿填报帮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和最好的学校吧。P.S.如果大家想要学习志愿填报的专业方法,我在下月会开线上和线下(成都)的培训课,时间定在:线下班是5月15-16日,线上班是5月19-30日。
下面是我在直播时讲到的一些内容,供大家参考:
如果你想学习生涯规划、咨询相关问题,有以下四种方式可以与我链接:1、直播: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我的视频号“任炜老师”,预约我的直播(如果显示过期,也可点击预约最新直播),在我直播时可提问咨询;2、加群:点击下方按钮,关注本公众号,在后台回复“加群”,按对应身份加入“任炜老师生涯支持群”,将每天收到生涯规划相关资讯;3、微信:添加我的微信,随时可向我提问咨询(均为本人亲自回答),还可获取生涯规划、志愿填报的干货资料。关注本公众号之后,在公众号后台留言发送以下关键词,可收到相关文章:操作方式:在本篇文章上方点击蓝字“任炜老师”,在下方图示界面中,点击“发消息”,填写关键词发送,即可收到相关文章。如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在我的公众号后台输入关键词搜索,会出现很多相关文章。